七、去年底,国家已经出台了新增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5个月后再次下调普通光伏电站标杆电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是如何考虑的?答: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创新能力、竞争力不断提升,标杆电价、税收支持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存量单体建筑屋面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已具备或改造后具备建设条件的,2020年前均需建设屋面光伏发电系统,其中,综合能耗3000吨以上标煤的企业需在2018年底前完成屋面改造和光伏发电系统建设。新建的年综合能耗超过3000吨标准煤的企业(项目)和屋顶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工业企业,具备建设屋顶光伏发电条件的,应按照同步设计、同步实施要求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
昨天有人问伏妹儿,除了山西运城,还有哪些地区规定新建建筑必须要安装光伏?今天,伏妹儿就帮大家汇总一下,有不全或者变动,欢迎大家留言。象山象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我县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象政办发〔2015〕24号)》,对年综合能耗超过1000吨标准煤(等价值)且具备建设屋顶光伏发电条件的企业,原则上要利用屋顶配套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绍兴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实施意见(绍政办发〔2014〕42号 )》,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旧建筑改造中统筹考虑光伏发电应用,鼓励新建屋顶面积达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商业和公共建筑,按照光伏建筑一体化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广东省东莞东莞发改于2016年12月15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分布式光伏发展意见》的通知,为十三五期间光伏发展指定规划,要求:重点能耗企业、占地面积大的企业单位鼓励建设分布式光伏;大型公共建筑等、屋顶面积5000平米以上工商业企业建筑,在新建、规划、改造中必须按安装光伏要求设计;伏妹儿算了一下,1000平米的屋顶大约可以安装100千瓦左右的光伏电站,怎样,是不是比户用安装容量大多了。伏妹儿也帮大家找了找,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有造纸、化工、农副食品加工等高耗能行业,想做这方面项目的,可以尝试瞄准这些行业。
在建或已完成工可批复的新建建筑物,符合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条件的,鼓励补建或增设光伏发电系统。鼓励新建大型商场、大型房产、大型企业等建筑物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2015年以来,长武县充分利用各类建筑物屋顶、闲置废弃场地、设施农业棚顶等可利用空间,采取单村建设、联村建设相结合、屋顶分布式与地面电站相结合的方式,合理控制规模,将光伏产业作为带动贫困户增收、贫困村集体经济壮大的主要扶贫产业进行培育,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光伏产业布局。
这是当地目前规模最大的光伏农场项目。多元互补模式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如何让光伏扶贫发挥更大效应?长武县积极探索光蔬互补光畜互补光旅互补等多元互补的光伏产业模式。长武县昭仁街道办大东庄村光伏农场产业园。他经营的这个大棚所有权归村集体,经营收入归个人。
不久前,他采摘的第一茬平菇卖了1500元。近年来,该县不断探索光伏扶贫增收新路径,将发展光伏电站与种植、养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让贫困群众从享受单一的光伏发电收入,拓宽到多种产业增收渠道并举,进一步壮大了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贫困群众增收步伐明显加快
该园区是全县目前规模最大的光伏农场,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2.1兆瓦,涉及4个镇21个贫困村,预计每个贫困村每年集体经济可实现增收10万元。这些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不占用耕地地面,只利用空间,使用寿命在20年左右,我如今是棚顶收电费,棚里收平菇,享福哩!直古村3组贫困户常小军自豪地说。在相公镇芋元村,该村将光伏扶贫与旅游扶贫相结合,在青龙山旅游区露天停车场安装光伏发电系统150千瓦,上面发电,下面停车。不久前,他采摘的第一茬平菇卖了1500元。
5月30日,记者走进该县昭仁街道办大东庄村光伏农场产业园,一排排崭新的光伏发电板已并网发电;光伏发电板之间的地里栽种了地膜香椿,长势良好;光伏发电板的一侧建有现代化散养鸡鸡舍据昭仁街道办负责产业园的常鹏飞介绍,该园区占地65亩,是集发电、种植、养殖、就业为一体的现代绿色产业园。二厂村一期50千瓦光伏电站率先实现并网,全村贫困户户均分红达1000元。目前,该村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一期装机容量60千瓦的光伏电站。常小军家有4口人,属于因残致贫户。
二厂村贫困户将用产业扶贫资金购买的驴托养在养殖场,目前驴存栏数达170多头。他经营的这个大棚所有权归村集体,经营收入归个人。
去年底,养殖场为全村71户贫困户户均分红3000元。目前,该县已确定了陕西云创能源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全额投资建设贫困村光伏农场项目。
5月29日上午,记者在长武县丁家镇直古村光农互补产业园看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设施大棚依次排开,距离地面约2.5米高的大棚顶部,一块块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显得格外耀眼。多点布局贫困村实现光伏全覆盖长武县是我省2015年确定的10个光伏扶贫试点县之一。直古村党支部书记代宏忠介绍,直古村共有398户14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275人。5月30日,二厂村第一书记孔庆海告诉记者,光畜互补模式,一举多赢,有效拓宽了贫困群众产业增收渠道。2016年7月,该村采取光畜互补模式,利用当地乞丐酱驴养殖场驴棚棚顶建设了装机容量320千瓦的光伏扶贫电站,实现了养驴产业与光伏发电同步发展。去年,全村贫困户77户275人年人均分红达3100元,其中光伏发电人均年增收200元。
今年一季度,常小军从村上领到了光伏发电分红600元。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长武县共建成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41处,地面单村光伏电站79处,联村电站8处,光伏电站在长武县贫困村实现了全覆盖。
常小军经营的这个大棚,是长武县去年4月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帮他建起来的。建设光伏农场补齐集体经济短板为补齐贫困村集体经济短板,2017年以来,长武县大力支持企业建设光伏农场。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下,16座大棚分别种植了香菇、平菇等食用菌和各类蔬菜。2015年以来,长武县充分利用各类建筑物屋顶、闲置废弃场地、设施农业棚顶等可利用空间,采取单村建设、联村建设相结合、屋顶分布式与地面电站相结合的方式,合理控制规模,将光伏产业作为带动贫困户增收、贫困村集体经济壮大的主要扶贫产业进行培育,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光伏产业布局。
孔庆海说:目前,二期光伏发电设备将于近期实现并网,预计今年全村贫困户仅光伏发电一项,年户均分红有望达到2000元至3000元,群众将持续收益20年左右。近年来,该县不断探索光伏扶贫增收新路径,将发展光伏电站与种植、养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让贫困群众从享受单一的光伏发电收入,拓宽到多种产业增收渠道并举,进一步壮大了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贫困群众增收步伐明显加快。截至目前,长武县共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32处,装机容量11.6兆瓦,年发电收益980万元,带动贫困户3243户,户均年增收1480元。这是当地目前规模最大的光伏农场项目。
多元互补模式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如何让光伏扶贫发挥更大效应?长武县积极探索光蔬互补光畜互补光旅互补等多元互补的光伏产业模式。据统计,截至目前,长武县97个贫困村,村村建有光伏农场,每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均可增加收入4万元至5万元。
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光伏农场42处,装机容量达5220千瓦。长武县昭仁街道办大东庄村光伏农场产业园。
大棚里有1200个平菇菌棒,也是县上用产业扶贫资金买的。亭口镇二厂村共有220户713人,其中贫困户71户131人
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交易,支持利用工业园区(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大型工矿企业厂房屋顶及闲散用地,建设自发自用、平价上网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并鼓励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到2020年,全省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200万千瓦,累计400万千瓦。今年,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划目标为67万千瓦。按照指导意见,要求积极推广光伏+热源供暖;结合全省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在具备条件的贫困村学校、养老院等公共服务建筑及贫困户屋顶,因地制宜建设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
近日,河北省发改委下发《全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指出对光伏+热源供暖所需光伏发电规模,优先支持,应保尽保;对光伏扶贫发电规模重点支持。其中,我市近三年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划总计27万千瓦,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建设规模分别为10万千瓦、9万千瓦和8万千瓦。
对自发自用、平价上网项目优先支持发展。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建筑有条件的屋顶,鼓励通过市场化模式,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建设自发自用光伏发电设施,推动机关、事业等单位绿色用能。
今年,我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划目标为10万千瓦。同时,积极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绿色用能。